著名科学家颜宁宣布即将归国的演讲备受瞩目。
深圳第六个“人才日”当天,站在聚光灯下的颜宁宣布,她即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职,来深圳参与创立深圳医学科学院。现场直播的画面,长时间聚焦招聘邮箱,这是向全世界科研人才发出邀请的信号。
11月1日,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演讲。 南方日报资料图
11月2日,颜宁发布的微博提到两个关键词“投桃报李”和“行胜于言”,她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在这一平台发掘、施展潜力,“从而去做出更多真正原创性的发现”。
颜宁在11月2日发布的微博。 图源:新浪微博
一个世界顶尖的科学家,一个敢为人先的城市,双方的牵手,让世人再度见证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魅力。
近些年,广东加强人才协同发展,深化粤港澳合作,聚力建设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大湾区多地还纷纷设立“人才日”“企业家日”,以城市的名义致敬人才与企业家。而人才、企业与城市同频共振、共创精彩故事的背后,是这些地区多年来“筑巢引凤”的不懈努力。
△去年全网热传的宣传片《深圳脚步》。视频来源:深圳市人才工作局、深圳市人才集团
“颜宁的故事”并不是开端
颜宁用“一拍即合”来形容自己与深圳的缘分。
谈吐一贯风趣的她,在宣布自己选择来深圳工作这件事上这么说,“有人说深圳是‘卷都’,不过当我真正来到这里,体会到了深圳宜居的那一面。我更同意深圳的另外一个别称:梦都,梦想之都。”
颜宁将在朝气蓬勃的“梦想之都”追逐自己的下一个梦想——10年、20年之后,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深圳将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2022年,备受期待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正式开园。南方日报资料图
众所周知,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新一代科学家更在乎的是如何寻找一个理想的职业归宿,而非简单的薪酬待遇。
此次颜宁的回归,足见粤港澳大湾区人才政策和科学研究的大环境对顶尖科学家的吸引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而科技、创新都离不开人才。湾区引才,上善若水。近年来,大湾区不断为创新创业人才在此施展才华搭建平台。
珠澳两地鸟瞰图。南方日报资料图
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主阵地,大力“筑巢引凤”的背景下,如今,广东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77家、科研工作站(分站)566家、创新实践基地394家。
此外,广东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总量达2100多万人,位居全国前列;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发明专利量稳居全国首位……
一系列“前列”“首位”等数据,同样能证明人才政策发挥了应有的效能。
人才、企业“逐梦”大湾区
颜宁不是第一位,也不是最后一位垂青大湾区的人才。在此之前,更多逐梦的故事在大湾区得以实现。
被誉为科创界“扫地僧”的李泽湘是颇有发言权的人之一。
李泽湘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演讲。南方日报资料图
30年前,李泽湘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创办了以“国际化、研究型、产学研”为定位的“3126实验室”。
彼时产学研探索之路面临挑战,在一个契机下,谋求产业转型且诚意十足的深圳,与香港科技大学、北京大学达成合作,共建深港产学研基地,衔接两校科研人员与深圳企业需求。
由李泽湘开启的“产学研结合”新工科创业模式,如同一座桥梁,此后成就了大疆、李群自动化、云鲸智能等明星企业,让一个个硬科技公司落地生根于深圳、东莞。
今年9月27日是佛山首个企业家日、人才日。图为季华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工作。季华实验室供图
佛山,不仅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岭南文化,也是创新创业的热土。
作为新能源的重要发展方向,氢能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首批五个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其中的广东城市群就由佛山作为牵头城市。
三年前,“逐梦者”唐浩林从武汉奔赴佛山,参与创立的仙湖实验室,聚焦攻关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技术难题,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应用。
仙湖实验室展示产品。 图源:凤凰网
目前,仙湖实验室已有三个院士团队、20多个国家级人才和14个科研团队入驻;同时还孵化成立了6家科技型公司。
今年,佛山首次设立企业家日、人才日。身为佛山国家级领军人才的唐浩林倍感振奋:“欢迎大家也前来佛山逐梦。”
当然,逐梦路上也不乏后起之秀的身影。
“90后”王锐旭的创业之路从广州大学城起步,在2013年创办了九尾科技,并从校园传媒转型为互联网企业。
王锐旭。南方号潮商资料图
2016年,随着公司不断壮大,但在转型的过程中,公司却一度濒临破产。而就在这时,一笔100万元的政府高新技术补贴发了下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如今,王锐旭创办的公司已经成为推动灵活就业的准“独角兽”企业,为4400万人提供就业服务。值得庆贺的是,今年,王锐旭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了个人最高荣誉。
“抢人”,大湾区还有哪些奇招?
近年来,大湾区各个城市为招揽人才频频出招,各种人才政策不断出炉。
广州陆续**人才引进新政,不断加大对高学历人才、专业技术类人才的引进力度。今年8月,广州继续推出新政进一步放宽了人才落户的年龄限制,并将产业领军人才纳入引进人才入户范围。
目前,在穗工作的“两院”院士和发达国家院士120人,近5年内增长73%。
图为松山湖李群自动化的工程师正在测试一台机械手。南方日报资料图
2016年以来,深圳陆续**实施“81条”人才新政、“十大人才工程”和《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等,构成了深圳人才政策的“四梁八柱”。
今年的“人才日”,深圳还发布了两个人才礼遇“彩蛋”:开展游学营研修活动,鼓励全球人才到深圳;开通“人才深林”小程序,构建人才政策智能查询系统。
也是今年,珠海**《加快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十条措施》,人才资金项目资源向重点发展产业和科技创新领域倾斜。近5年来,珠海共引进各类人才约40万人,人才高地正在加速形成。
佛山以一座城市的名义,向广大企业家和人才致以崇高敬意。南方日报资料图
佛山也正加速培育、引进十类人才。10月底,佛山国家火炬园人才科创加速基地(里水)正式开园,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服务机构、创新团队签约进驻。
为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大湾区各市频频发力……
天下英雄汇聚湾区、扎根湾区。他们,与城市的脉搏共跳动,与城市彼此成就、同心共荣,相信定能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更大奇迹。
内容来源:南方日报、南方网、、深圳特区报、人民网
【整合】施心怡 魏伯航
【策划】胡良光 尤立川